Scenery 沿途景點
04 淡水教會禮拜堂
  馬偕博士早期租屋作為傳道、醫療和推展教育之根據地。當時民風排外,各種阻撓、逼迫如排山倒海而來,宣教歷程非常艱辛。幸賴馬偕之堅忍意志,努力融入民間生活,福音乃漸次傳開。

  一八七三年二月九日,有首批領洗者五人,並於下一主日舉行首次聖餐禮拜,淡水基督長老教會於焉成立。由於教會信徒日增,1890 年左右,馬偕博士在其醫館西鄰,購得地主陳阿順的洋樓,改建成淡水第一所禮拜堂,在這之前都是租屋做為禮拜場所。

  往後,配合教會發展的需要,教堂曾有兩次的改建,第一次是1915 年,俗稱白色禮拜堂,為一所北美洲樣式的磚造白灰牆建築,鐘樓設於正門上方。
第二次改建,就是目前我們看到的禮拜堂,是為紀念馬偕博士來台宣教六十週年而籌畫,經費除了由信徒和各教會奉獻外,大部分是由馬偕牧師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,並親自設計督建。1932 年動土, 1933 年9 月3 日完工。

  教堂外觀有著仿哥德式的尖塔,外牆以清水磚砌造,屋頂有大跨距的鐵骨承載結構。教堂裡面鑲有彩色玻璃,教堂正面有喻表聖父、聖子、聖靈「三位一體」的圖案,鐘樓則是以「五餅二魚」及「客西馬尼禱告」為背景元素。

  當年它俯視淡水河港,禮拜堂鐘聲響徹對岸八里,散發出一股北台灣福音發祥地之特有氣勢。